一、唇腭裂的发病原因
先天性唇腭裂,俗称“兔唇”、“狼咽”,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。严重影响面容、进食、语音和心理。引起唇腭裂的因素尚不明确,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:
1、遗传因素:遗传学研究证明:本病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,即在患者的亲属中经常可见有类似的畸形发生。
2、环境因素:如母亲怀孕期间维生素和叶酸的摄入缺乏、病毒感染、接触X射线、服用某些药物等,都可能造成胚胎发育异常。
二、唇腭裂序列治疗的时间
唇腭裂虽然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,但通过医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,通过科学完整的序列治疗,最终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。
根据唇腭裂患者生长发育特点,对其进行序列治疗的过程如下:
新生儿:进行鼻、牙槽、腭正畸矫治
3-6个月:修复唇裂;双侧唇裂修复时间适当延迟
10-18个月:修复腭裂(中耳功能的检查)
3-9岁:语音训练、正畸及首次手术遗留问题的解决
1、语音评价和训练-改善孩子的发音
2、腭瘘修复术-腭裂手术后愈合不良的修复
3、咽成形术-改善孩子的发音(必要时,学龄前)
4、唇继发畸形整复(必要时)
5、牙齿正畸(必要时,为植骨做准备)
9-11岁:牙槽嵴裂植骨术
11-16岁: 1、鼻和唇继发畸形整复术
2、牙齿正畸及正颌外科手术(面部骨骼发育异常者)
三、手术前准备及健康状况评估
入院后应该训练宝宝练习用小勺喂奶,也可以选用带有排气孔的“唇腭裂专用奶瓶”。因为吸吮动作在手术后会影响伤口的愈合甚至引起伤口裂开和出血。入院后即开始训练就是为了让宝宝尽快适应汤匙喂养,便于术后喂养,以保证宝宝的进食量。刚开始的时候宝宝不习惯这种新的方式,会因为不适应或饥饿引起哭闹,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。
唇腭裂宝宝在接受手术前应保证身体健康,不能患有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。例如:咳嗽、流鼻涕、腹泻等。如有上述症状请在痊愈后1-2周后手术。
四、手术后注意事项
1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及体温变化。一般术后三日内体温升高不超过38℃属术后正常反应,一般不予处理,家长不必担心。
2、术后保持口腔及伤口清洁,进食后饮用清水。
3、术后宝宝抵抗力降低,注意保持病室空气及环境清洁,减少探视人员,防止宝宝感冒、发烧。如出现腹泻、咳嗽、发烧及伤口出血、红肿等不适,及时通知医护人员。
(一)唇裂术后注意事项
1、避免宝宝吮指及搔、抓、磕、碰伤口,术后对宝宝的手臂活动适当进行限制。建议家属不要携带质地较硬的玩具入院,以免宝宝磕碰伤口。
2、尽量保证唇部切口的清洁和干燥,及时清理伤口上奶渍和分泌物,由医护人员根据伤口情况及时使用生理盐水清洁。
3、唇裂术后宝宝的鼻孔内可能置有人工鼻架,来进行鼻孔塑形。术后切口少量的渗血及鼻涕可能会堵塞人工鼻架,妨碍宝宝呼吸,人工鼻架也有可能发生位置的改变。如出现上述情况,请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予以调整。
4、尽量减少宝宝的哭闹,以防止伤口张力增大而影响伤口愈合。同时改用汤匙喂养,手术一个月后方可正常使用奶瓶。喂养宝宝时,应避免大口大口的喂奶,以防宝宝呛咳及污染伤口。如需首次换喂奶粉,请将奶粉适当稀释,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。
(二)腭裂术后注意事项
1、术后如出现较多口腔内出血,请立即通知医护人员,并在全麻苏醒期6小时内保持头偏向一侧位置以便渗血流出。
2、宝宝术后如果出现频繁的吸吮动作同时伴有频繁的吞咽动作,提示伤口可能出血,立即通知医生。
3、宝宝术后两周应进流食:包括牛奶、汤等不含渣滓的液体。两周后可进半流食:粥、面条、鸡蛋羹等。一个月后方可进普通食物(不可食用过硬食物)。
4、如宝宝伤口内放置碘条,术后会出现体温波动,请大家不必过度紧张并及时与医生沟通。
(三)咽成形术后注意事项
咽成形术后患儿可能会出现打鼾、憋气等症状,但需要请医务人员确认是否是正常状态。如果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,将由医护人员采取必须的急救措施。
(四)牙槽嵴裂植骨术后注意事项
1、患儿术后第三日即可下床活动,在体力可承受的情况下,鼓励早期下床活动。由于手术在髂骨上取骨,术后一个月需避免剧烈运动。术后轻度跛行属正常现象。
2、饮食:术后一个月内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,避免较硬的食物。
(五)拆线
1、单侧唇裂一般在术后第5-7日拆线,双侧唇裂根据切口愈合的情况可能会适当延迟。
2、腭裂伤口为可吸收缝合线缝合。缝线可自行吸收脱落,不需拆线。
3、牙槽嵴裂术后口腔内伤口可不拆线,髂骨区7-8天拆线。
五、出院指导
1、保持口腔清洁。
2、避免面部外伤。
3、如果创口出现红、肿、溢脓、裂开等及时来医院复查。
4、按照医生嘱咐的时间前来复查,复查时请根据专家出诊时间门诊复查。
联系电话:
029-84776504(住院处)
029-84776107(颅颌面整形与美容外科)
(颅颌面整形与美容外科)
版权所有:空军军医大学(第四军医大学)口腔医学院